汉字循根——忧、虑、愁
录入时间:2024/3/25 14:53:02
忧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双手掩面,步履沉重的样子。造字本义为多思多虑,放心不下。金文省去一隻手,更加突出头部的形象,强调“思虑重重”和“步履沉重”。篆文的面部“负”更加清晰,表示思虑。加“心”,表示内心的担心。下部为“止”,仍然表示“步履”。
忧的本义为“思虑重重,步履沉重”表示“忧愁”、“担忧”。《说文》,忧,愁也。《诗·小雅·小弁》有“我心忧伤”。《诗·召南·草虫》有“忧心忡忡”。唐·白居易《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句。意思是说:可怜身上只穿着淡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价太低还卖不出去。后引申为“忧愁的事”,如高枕无忧、排忧解难、内忧外患。《论语·季氏》有句“必为子孙忧”,《孟子·告子下》中有“生于忧患”。还有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乐琴书以消忧”,意思是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自己的忧虑。
吕,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金文的“虑”字,加“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篆文使用虎字头,表示虎豹猛兽,加“思”,表示“思虑”和“担心”。更明确地说,是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的本义是“对安全的担忧和忧患”。
《说文解字》虑,谋划、思考。从“忧患”、“担心”的本义,引申为“思考”、“对策”和“谋划”。如“深谋远虑”,如《大学》有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还有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等等。
篆文“愁”,上为“秋”,表示由繁盛而萧衰,惊人感伤。造字本义为:春远夏去、草木凋零,敏者感伤和忧虑。
《说文解字》:愁,忧也。如“忧心忡忡”。
本义如高适《别董大》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引申为忧伤的心情和情绪。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句“瀚海阑干百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意思是:沙漠结冰百丈纵横交叉,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的愁云 。还有如李白《秋浦歌》有句:“白髪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意思是:头上的白发已有三千丈,是因为我心中愁绪就是这么长造成的。
我们的祖先为了准确地表达意思或描写事物的细微差别,创造了不同的汉字,几乎达到传神的状态。忧、虑、愁虽然意思相近,但三者各有侧重,有着微妙的不同。
忧,指“担忧”、“忧愁”。虑,指“顾虑”、“忧虑”,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片于担心,而后者重于思考遇到的困难。那么,忧、虑与愁的区别呢?忧和虑是基于目前的局部处境而焦虑,而愁是针对未来而言的。忧和虑带有积极的一面,而愁多半是无助、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片于消极的。
还有,忧的范围比较大,如“先天下之忧而忧”。愁的范围小,主要指个人,眼前的,如愁一日三餐,愁一个人的生死或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