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循根——柴米盐
录入时间:2021/7/22 14:22:33
柴、米、盐是中国古代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七件事中三件。
据考,南宋时在吴自牧著《梦梁录》中曾提到八件事,那就是柴、米、油、盐、酒、酱、醋、茶。由于酒算不上生活必需品,后来被元人给剔除了,只余下“七件事”。所以,大部分学者的意见都认为这“七件事”起源于宋。
目前未见有小篆以前的“柴”字。小篆的“柴”,由上部“此”加下部的“木”组成。在古代,“柴”很神圣,是一种用于祭祀的木头。“柴”的甲骨文和金文虽无从考,但“此”的甲骨文是有的。“此”的甲骨文,左侧的“止”表示人的脚,右侧则是一个站立的人形,合起来表示人站立的位置。《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柴,烧柴燎祭天也。”
古代烧柴祭天叫“柴燎”,《东观汉记·丁鸿传》:“瞻望太山 ,嘉泽降澍;柴祭之日,白气上升,与燎烟合,黄鹄群翔。”意思是说:皇帝到泰山祭天时,袅袅上升的白烟与黄鹤一起飘渺,预示着吉祥如意。
甲骨文另外有一个“烄”字,一个人交叉着双腿,在火上被活活烧死,这据说来自一个柴燎祈雨的故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字进一步细分,从山上采集作为居家燃料的叫“樵”,从山上采伐未锯断、劈细的原木叫“薪”,由原木经加工、劈细变小块的叫“柴”。
“薪”的本义就是“柴火”,为了照明,一个将熄,又点燃另一个,叫“薪火相传”,现在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事业发达,代代相传。
米,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表示围绕着穗梗结满了米粒,但当时应指我国北方出产的粟和黍,粟是小米,黍是黄米。金文与甲骨文的形态基本相同,而小篆上下中间两点贯通起来,形成我们今天这个“米”字的写法。
我们之所以可以断定,这个“米”字指的是小米而非大米,是因为甲骨文产生于北方,而当时中国北方只能种植粟和黍,只有南方的大米才叫“稻”。所以《说文解字》的注脚是“米,粟实也。像禾实之形。意思就是说:米是粟的籽实,如粟的籽实的形状。
“米”还是一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米”组成的字,大都与粮食有关,如粒粒皆辛苦的“粒”,沧海一粟的“粟”,十米九糠的“糠”等等。
金文的“盐”字,上部为卤水的卤,指的是未经加工过的含盐的卤水。下部分是一个器具,合起来表示用器具提炼盐或用器具存放已从卤水中提炼出来的盐。
小篆“盐”字,上部加了“眼睛”和站立于右侧的“人”,表示制盐需要人的监督和照看。《说文解字》:“盐,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煑海盐。”意思是说,盐是咸的,字形采用“卤”作边旁,“监”作声。一个名叫“宿沙”的人最早开始通过蒸煮海水制盐。
甲骨文没有“盐”字,只有“卤”字,因为最早没有盐,只有“卤水”,所以甲骨文的意思是用卤水浸泡实物,以便防腐。
盐是百味之祖,人一旦吃上了盐,再也离不开它了。因此,历朝历代盐的生产、销售都受国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