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小论文·李吉
录入时间:2014/1/22 14:35:35
在吴寒松校长的教育下思想我觉得在幼儿园的中班就开始学书法的确给孩子带来了不少好处。从我多年教学来看,我也认为学龄前学书法有几个优点。
一、这时孩子没有上小学那么忙,可以有较为充实的时间来慢慢写字,不要赶作业。我们可以将他们握笔姿势正确定型,而到了小学,马上面临着大量的功课要完成,要赶写,在拼命书写的同时,手会僵硬,会变形,不少孩子就此落下看上去所握笔近乎痉挛的手形,难看不说,这样是写不好字的。而任何需要肢体动作的技术,在僵硬条件下,是不可能做好的。
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己基本接近成人。在些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重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二、孩子在学龄前练字,一般经过3-5个月后,就比较习惯了,能适应较长时间的站立,我们称之为定性长了,这样他上学时坐上40分钟,对他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对他自己的安静学习,和老师对他形成良好的看法,都是一个好的准备。
三、如果他在学龄前将字写的好看些,老师就会给予比别的孩子多的表扬,往往这样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个非常好的孩子,以后他会按照老师对他的看法模式成长起来。再者,因为他之前练过字,一般要比别的孩子字架子安排得好,受到老师表扬也会多些,事实证明,孩子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老师对他下的定论一般会跟他一生。这时是孩子最需要赏识教育的时候,如果得到,他一生就会正常发展,如果相反,他一生可能就会往不良的方向滑下去。
因此说,学龄前不是不能学写字,而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当然,还要注意的是:
一、由于孩子较小,缺乏自制力,家长尤其要多加关照,不骂、不打,多表扬。你要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这时就要做什么样的人给他看,他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的。
二、还有就是,孩子写字家长要一起陪在身边,因为这时,他还没有定型,要一个孩子做到非常努力用功,是不现实的。如果不监督,他很可能会乱写,偷懒,如果动作坏了,反而适得其把。这样家长就会比较累,学生坚持不下来,实际上都是家长坚持不下来的缘故。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
三、另外,有些好习惯,也要在这时注意培养,比如,不让孩子动作效率过低,做事要强调连贯,有效动作之间的无用动作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在他上学后,就不至于做事拖拉,作业完成不了,这样,晚上睡觉太晚,家长、孩子都会非常疲惫而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
四、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找个好的书法老师。老师不但对孩子要有爱心,他还必需是个掌握教育心理学,能灵活运用正确书法教学和心理疏导方法的老师,这一点在吴寒松校长的熏陶下,我还是有所感悟,也会恪尽职守的做好一个书法老师。
以上是对于书法教育这么多年来的一些小小的见解,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例如:
一、教学过程中孩子的水平差异,在整个班级里总会有学习时间的长短区别,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掌控,说深了刚学的孩子不懂,说浅了听过的孩子会不专心,所以,在理论的教学上还是很难的突破这个瓶颈,当然,通过这一年的时间,我也有所改变,逐渐的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有浅入深的理论课程,尽量的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
二、对于孩子的创作,由于孩子学的时间不长,对于技法,笔法,特点的掌控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品本身就会比较单调,没有很多的创新效果,这一点上我也在努力的改变,尽量的让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