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循根——判、断
录入时间:2023/1/5 17:05:55
判断是一个逻辑学名词,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
判断也是人的一种能力,在观察、判断、模仿、想象与创造五个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缺乏判断力或没有准确的判断,观察收集来的资料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模仿学习的能力和想象力与创造的能力。
另外,“判”和“断”不是一回事,两者是有区别的,通过解读这两个古文字,你会豁然开朗。
“判”字没有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只有一个篆书的写法。篆书的“判”为“半”(构造很像牛头的样子),右边加一把“刀”。据考,“判”有“半”演变而来。“半”的意思是将“牛对半分开”。后在右侧加了一把“刀”,表示将牛对半分开需要使用刀具。
古人有“杀牛为物,解牛为半”的说法,意思就是说,“物”这个字就表示杀牛,而“半”(或判)就表示解牛。解牛,就是分牛。分牛,就是将牛分成两半。
“判”的本义为将牛分为两半或两个部分。后引申为许多表示“二分之一”意思的词,如“半百”、“半价”、“半径”、“半岛”、“半年”、“半夜”,还有如“半斤八两”、“半途而废”等。
有引申为“部分地、不完全地”的意思,如“半死”、“半成品”、“半透明”、“半自动”等。
与“判”一样,“断”也只有篆文。专家认定,“断”字是由甲骨文“绝”字演化而来。绝的意思是两缕丝线的中间各加一段横,表示将丝线割成两段,意为将物体彻底分开,一刀两断。
“断”的本义是用刀将丝、绳切成两段,左为断开的丝绳,右为刀或斧。所以《说文解字》:断,截也。左半部分就是古文的“绝”字。常见词有“断肠”、“断头”、“断根”、“断绝”等。后引申为中止、停止,如“断奶”、“断水”、“断交”、“中断”等。
引申为绝对、一定时,如“断不可行”、“断不能信”等。
那“判”与“断”的区别呢?“判”是将牛剖开一分为二,“断”是一刀两断。虽然都有区分、离开、评判的意思,但“判”侧重于“一分两半”的公平、公正含义。所以在表示公平、公正、正义的场合,我们用“判”,例如:“判分”、“裁判”、“审判”、“批判”等。在仅仅表示分开、绝对、中止、非常肯定时,用“断”。例如“断然决定”、“断然措施”、“断然处置”等。
这里顺手摘取几段关于“判断”的名人名言,以共勉。爱因斯坦说:“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格林斯潘说:“当然,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判断今天市场的价格走向,同一世纪前或更早年相比,我看并没有什么区别”。